联系我们

学风典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风典范 · 正文

学风典范

直面学术诚信 勇还学术尊严
来源: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系 矫柠鸿 发布日期:2012/05/23 点击量:

研究生是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后备军,肩负着繁荣学术、促进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其学术诚信是茁壮成长、有所作为的重要保证。然而,在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研究生学术诚信面临危机。

近些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常有东窗事发,新闻媒体多加披露。如西北某省在抽查某学科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时发现,有不少抄袭他人论文观点而不在注释中加以说明的现象。华北某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2006年发表在《微电机》杂志上的一篇,无论从观点到行文都有明显剽窃的痕迹。另据一篇文章披露,“54%的研究生在第一篇论文完成过程中,有‘剪刀加浆糊’的拼凑行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担忧,研究生的“科研越轨”现象不能不引起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警觉与重视。对研究生这个群体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学术研究,不仅要“学习已有的知识,还要探索知识、发展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果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社会诚信品质不能在学术起步阶段就树立起来,无疑将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潜在的不利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高校虽然对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有所警觉,并采取了一些制度性对策,但是效果并不令人乐观。从制度上设防固然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要加强教育。开展以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提高学术诚信认知与自律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诚信教育”,应当说是一种正本清源之举。

只有视学术为目的,才可以摆脱一切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才有可能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纯正、从容的心态,才可能有一种强烈的追求真理的冲动与欲望。学术研究的生命和价值就在于它的原创性。当下的学术评价体制已严重地背离了这一学术评价标准。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论是自然科学抑是人文科学)都是为了追求真知和探明真理,不应当有什么功利企求。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韩愈说:“勿诱于势利,勿望其速成。”这才是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和正确态度。王国维所说的学术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为学术而学术”的本真含义。因为只有视学术为目的,才可以摆脱一切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才有可能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纯正、从容的心态,才可能有一种强烈的追求真理的冲动与欲望。而且,根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的经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如将其自身作为目的来追求而不带有任何功利企图,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种种新的发现。这就是“为学术而学术”的智慧源泉。今天要想做学问,必须弃名利,远世俗,“破俗谛之桎梏”,坚持学人的良知和操守,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创造世界文明而鞠躬尽瘁。这就是为学术而学术的本意,也是人文学术研究的终极关怀。二、把学术研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视为一种宗教信仰。如以宗教徒的虔诚来研究学问,当下学人治学的弊端(如浮躁、急功近利、炒作、媚俗,乃至抄袭、剽窃)则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由宗教信仰和虔诚精神,还可派生出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做学问是需要这两种精神的。

研究学问就是为了求知和追求真理,别无其他目的。我们知道,学问无中西、古今之分,也无重要与不重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只有真伪之别。在真正的学者看来,校对古书发现一个错字,与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星球具有同样的价值。因为这两种发现都是追求真理(冯友兰先生语)。在当下要自觉地抵制学界的不正之风,甘做一个“书呆子”,“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陈寅恪先生语),这种行为本身就近于殉道。为了维护学术尊严,为了保持学人的良知与操守,一个忠实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应当具有这种带有悲剧色彩的殉道精神。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该严肃地面对学术诚信,还学术尊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