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学风典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风典范 · 正文

学风典范

勇攀化学高峰 竞逐科研征程——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守华教授
来源:刘飒 发布日期:2012/05/15 点击量:

他是国内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之一;他留学美国,又毅然回到祖国,用最先进的化学科研理念回报祖国的培养;他曾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召开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和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为扩大该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贡献。在学术研究的路上,他坚持不懈,兢兢业业。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他就是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守华教授。

 

硕果累累的成长之路

1975年秋,冯守华被推荐到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开始攻读研究生,师从无机化学家徐如人教授,并于1983年和1986年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攻读学位期间,他就与导师一起,通过深入研究分子筛催化剂的晶化机理,提出了描述分子筛催化剂晶化的自发成核体系晶化动力学模型。

在吉林大学求学期间,他就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他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开发出全新的3个系列20余种微孔晶体化合物,突破了传统微孔晶体的四面体化学概念,实现了骨架原子组成多元化以及微孔骨架基本结构单元多样化。他将这些新的微孔晶体化合物以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字头C命名,如磷酸镓系列GaPO4-Cn (C=China, n=1~12)、硼铝酸盐系列B-Cn (n=1~10)以及钛铝酸盐微孔晶体Ti-Cn (n=1, 2)等,在国际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他还应用有机溶剂热合成方法,首次成功地合成出多种含五元环的二氧化硅微孔晶体。这些研究成果使他荣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198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以及1991年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89至1992年,冯守华远渡重洋,带着对化学事业的热爱,前往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并从事博士后研究。留美期间,他将水热化学与固体化学结合起来,成功地开发出特种混合四-六配位结构微孔快离子导体与化学传感材料;发现已知微孔材料中具有最高离子导电性能的固体电解质。开发的复合传感材料具有理想的化学传感性能,在高温下对水蒸气和氧气的敏感性能符合理论能斯特方程。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两项美国发明专利,在美国材料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1992年春天,冯守华举家回国,留在吉林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回国工作的20年来,他先后担任无机水热合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等职务。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教育部,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现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项目评议组成员,国际期刊《材料研究通报》(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副主编、《固体化学杂志》(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与国际《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编委,《中国化学》、《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编委等学术职务。

默默坚守的科研之路

回国后,冯守华在吉林大学开始了艰辛而慢长的科研之路。他先后担任无机水热合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等职务。

当时,导师徐如人院士正在筹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冯守华毅然加入,这也成为他回国之后的第一份重要事业。当年的实验室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楼里面,设备简陋。他和同事们一起多渠道申请经费,设计实验室,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使得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终于,无机水热合成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3年10月正式成立,冯守华任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该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评估验收,并更名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1999年国家实验室第二次评估中,该实验室在全国无机化学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名列第一,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室。2001年5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准该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连续承担了“211” “985”等一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2006年和2008年,实验室研究小组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实验室荣获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体金牛奖”,冯守华获得“个人金牛奖”。

与此同时,冯守华个人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硕果。

他主持完成包括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211”,“985”工程建设项目在内的十几项重要科研课题。他领导其研究小组在无机合成化学的前沿领域中,发展了功能无机材料的水热合成新路线,合成出一批新型微孔晶体、快离子导体、功能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以及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揭示出功能无机化合物的超临界与亚临界水热合成反应的规律。系统地开发出三个系列二十余种新型微孔晶体,合成出具有离子电导和化学传感双功能性质的新型固体电解质和纳米复合传感材料。他率先将水热化学应用于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并在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体系获得突破。他在水热条件控制缺陷与混合价态、纳米粒子生成、无机螺旋链的生成、扩展水热合成技巧与揭示水热反应机理等几个方面都有非常独到的贡献,一直处于国际该领域发展的前沿。他还开发出快离子导体的微波诱导固相合成方法以及无机组合化学合成新方法。

冯守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分子工程学研究——固体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新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化学——高温高压水热合成新型复合氧化物”,系统开展光电磁材料,以及复合氧化物和复合氟化物的微波与水热合成。经历近三年的艰苦攻关,该项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化学会会员杂志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在1996年7月刊的科技焦点栏目(Sci & Tec/Concentrate)专题报道了冯守华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型复合氟化物的温和条件水热合成研究方面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在美国Chemistry of Materials(《材料化学杂志》)上发表18篇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此外,他们还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发表了无机螺旋链合成的论文,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1992年以来,他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邀请报告。他还担任一些国内和国外著名的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为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他作为大会主席分别主持了2002年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ISSSCC-2002)和2003年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ISHR-7),并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发行了《固体化学前沿》和《水热合成反应与技术》论文集。

桃李无言的育人之路

除科研之外,冯守华教授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桃李无言花自成溪。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他彰显大师风采。

传道授业,为人师表。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一直强调和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1992年他回国后的第3天就走上讲台为研究生讲授科技前沿课程,急于将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传给学生们。面对英语在科技语言上的客观要求,他首先尝试用英语授课并收到良好效果。他一直为本科生讲授 “材料化学导论”和“专业英语”,为研究生讲授“无机合成化学”、“水热化学”和“固态离子学”等多门课程。十几年来,他所承担的全学年的教学课程,从未间断过。他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曾获得200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01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

2001年,吉林大学院系整合,他担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任院长。在完成学院的基本建设之后,他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春化学周”系列活动,提出教育科技要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理念。他提出并实施了化学学院“2006管理年”、“2007文明年”及“2008创新年”的活动方案,扩大学院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在冯守华担任院长的8年间,化学学院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方面,化学学院在历次国家级教学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基础教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在连续三次的国家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涌现出多名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而在科研方面,化学学院在科研项目、经费和科研论文方面都成为吉林大学的排头兵,研究成果在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又新增了应用有机化学、表面与界面化学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学科在原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又新增一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目前,冯守华已培养博士毕业研究生30多名,硕士毕业研究生20多名,在读研究生20名。他培养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教授和研究员或成为本单位科研教学的骨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