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刘迎秋:从源头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日期:2014/05/05 点击量:

近年来,每临学生毕业前的论文答辩阶段,学位论文的重复率问题常常成为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它何以成为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学风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和成果?5月24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教授。

精彩观点

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与我们那时的一代人及其追求一拍即合。

2. 抄袭、剽窃,是懒汉,是懦夫,是无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不赶时髦、诚实守信、尊重科学、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才是做学问之道。

3. 研究生导师的天职是打开学生心扉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研究生导师,一定要忠实履行导师职责,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学问可以高低并存 但学风不能正邪同在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重点。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存在的学风问题?

刘迎秋:近年来,因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被举报、被核查、被撤销学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撤销学位,意味着曾经获得学位的人的名字从此从国家学位名录中彻底消失。这种消失,不仅会给他本人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给他的导师和学校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是学术界必须遵循的,是学者个人必须的学术生活之本,当然也是学术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良学风,不遵守学术规范,抄袭、剽窃,缺乏学术道德,不仅会严重腐蚀学术研究队伍的本来健康的肌体,而且会造成学术研究质量的大幅度滑坡,甚至葬送整个科学研究事业。

我一直认为,学问可以有大小,水平也可以有高低,但学风不能正邪同在。我院老一代学者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被后人倍加景仰,不仅仅是因为他具备相当高的学术研究和阐释水平,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学风。比如,他能用多国文字写读书笔记,留给后人名著《管锥篇》,就是他良好学风和优秀学术品质及较高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我们做学问搞科研可能一时还达不到钱先生那么高的境界和水平,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要尽可能具备像他那样的非常端正且良好的学风。虽然学风不等于学术,但良好的学风一定是优秀学术成果由以产生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大量经验表明,没有优良的学风,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

遵守学术规范须从求学时代抓起

记 者:学风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一个真正的、过硬的、可以称上学者的学者,一定会有良好的学风为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我国现阶段,学风问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刘迎秋:当年我们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报考的目的是追求学术的继承、延续和进一步发展。所谓“学问人生”,是十年“文革”动乱后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自然的和发自内心的迫切选择。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回失去的青春年华,修复被“文革”破坏了的文化,继承和推动学术的应有发展,并由此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复兴、繁荣与发展。在当时条件,古人、前贤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想与我们的人生追求一拍即合,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也就成了当时条件下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一个不言自明、必须遵循的“天道”、“公理”和“必需约束”。

然而,近些年来,学术不规范、学风不端正、大量重复使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甚至公开抄袭、把别人的成果攫为己有的现象屡有发生,已经成了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社会问题。发生这类现象,出现这种问题,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轨阶段有关,也与当代年轻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的多元化有关。观察表明,现在的年轻人报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目的大体有三类:

第一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全是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我认为,对此不能简单地用对或不对进行区分或评判。因为,攻读学位有一定目的,是正常的。在商业社会里,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一个人,读了很多书、获得一个更高的学位后,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应当的和很好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反对也不认为人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样一种目的性的存在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必须注意,决不能把它当作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终级目的。

第二类,为了实现家长没有实现的追求和理想。著名学者胡冀燕女士是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先生的秘书。她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研究生。但是,她的学术水平很高,科研能力也很强。你和她聊天时会发现,她在很多地方继承了于老的思想,是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然而,胡冀燕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取得大学学历的返城知青、自学成才的学者和专家。她的这个经历促成了她儿子从幼年萌生一种不懈的和永远的追求——上最好的大学、拿最高的学位、做比母亲更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这个人小志大的孩子,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奋发努力、刻苦攻读的历程:考上中学后不久便通过了托福600分的考试,不仅顺利考取清华大学,毕业时还被剑桥大学选为特别奖学金学生。他从英国学成准备回国时被香港中文大学一眼看中,直接录用为特聘教师并很快成长为大学教授。他是为实现了父母没能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好后生。

第三类,甘坐冷板凳,就为走学问之道。在研究生院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每天早起晚宿,或站在清静的树荫下,或坐在僻静的台阶处,或伏在教室的课桌前,或钻到图书馆的书架中,孜孜以求、废寝忘食、刻苦攻读,有些同学甚至都舍不得用寒暑假时间回到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他们攻读学位,不一定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一定是为了还父母没能上大学、没有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个“愿”,而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种做学问的宿愿,或者说实现自己的学问人生的一种永恒追求。

可能还有其他很多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目的类型。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求学目的类型,都必须自觉坚守学术规范。因为,任何一位求学者,学成走出门后,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所成就,他(她)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形象、好的仪表、好的谈吐、好的作风,而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就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守公认的学术规范,形成深厚修养,并把这种修养溶进自己的血液,化做自己的本能,变成自己的自觉。

毫无疑问,在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方面,人们的行为难免存在差异。由于所处环境与条件的不同,少数人难免出现不遵守、不愿意遵守或投机性遵守的学术不规范行为。这是由当前我国现存社会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短期内还很难从根本上加以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当量较为适当的外力,通过这种外力的推动,强化督导、加强指导的同时,实行必要强制,对于维护学术规范、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

全覆盖 制度化 重实效 促进学风建设健康发展

: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学风建设不仅对学生的学业质量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学风建设方面是如何做的?

刘迎秋:研究生院各部门、各级组织均高度重视学校的校风建设和教师、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并始终注意将其列入我院日常工作的基本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2012年我院在学风建设工作小组基础上,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小组。该小组在社科院科研局指导下,以着力抓好教师和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为基点,以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广泛而生动地开展了有关工作。例如,2012级新生入学后,我们即开始按照国家科协有关文件提出的“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等精神要求,在研究生院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活动。

我院开展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举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大会;二是举行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签名行动;三是修改完善与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相关的学位论文学术质量规范;四是举办2012年研究生院新遴选导师培训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提出有关要求,请典型导师代表向大会做经验介绍。

:开展集中宣讲教育是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形式。您能否介绍下研究生院在集中宣讲中的具体做法?

刘迎秋:2012年10月25日,我院在大阶梯教室举行面向2012级新生和全体教职工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大会。大会邀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晋保平同志出席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大会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张海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明德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学术与学风》和《学术创作和著作权保护》的主题报告。近千名师生参加大会、听取了他们所做重要讲话和报告。

会上,张勤书记介绍了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工作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认真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方法与要求,明确了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宣读活动要“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目标。晋保平副秘书长传达了教育部长袁仁贵同志在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就如何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努力工作,后来居上;联系研究生院实际,突出特点,发挥优势;体现创新精神,努力推进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三大战略。

张海鹏研究员在《学术与学风》的报告中结合亲身经历以及直接接触过的学术大家,比如郭沫若先生、范文澜先生、胡绳先生、罗尔纲先生、刘大年先生等,生动介绍了他们在学风和治学方面的生动事例,阐述了读书人、学问人树立良好学风、有一个正确的治学态度所具有的重要性。他还特别强调,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做学问不能追求“短平快”,所用研究资料的搜集也不能单纯靠网络,那里的资料也不一定可靠。他分析指出,年轻人做学问,还是要首先肯于花时间读书,肯于花功夫去查证原始资料,肯于确保研究资料的准确性,肯于做到“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在他看来,要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做学问者必须做到远离抄袭,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剽窃。这位七十多岁的老教授,语重心长的报告在研究生院学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学子们以长时间热烈掌声对他表示接受与感谢。

李明德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学术创作和著作权保护》。他从著作权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和阐述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学术剽窃现象为引言,从法律层面对著作权和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使参会人员从多角度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和理解了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现路径。

总之,抄袭、剽窃,是懒汉,是懦夫,是无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不赶时髦、诚实守信、尊重科学、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才是做学问的正道。

:对于研究生院来说,宣讲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青年教师和全体博士生、硕士生。能否对新遴选导师培训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作简要介绍?

刘迎秋:学校是学生的家园、导师的基地,学生则是学校和导师的影子。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真正把研究生教好、带好,导师必须在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和指导原则上达成共识,必须以符合规律的科学方法指导学生,为其释疑、解惑、指路、明心。特别是在当前条件下,导师尤其要忠实履行导师职责,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以科学的方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健康发展和快速成长。作为研究生导师,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学生,他(她)才能获得学生的赞同、社会的认可。为此,我们不仅重视导师的遴选,而且重视对新遴选导师进行履行导师职责的培训,主要是将2012年以来新遴选上岗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纳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对象,结合导师岗位职责,进行集中培训,使其进一步了解和把握科学道德规范和导师的义务与职责。

2012年11月8日上午,我院主办的2012年研究生院新遴选导师培训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报告会邀请了博士生导师代表袁靖教授和剧锦文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分别向大会做了主题报告。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李森同志应邀出席会议。与会导师代表反应强烈,培训工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对进一步推进导师工作、提高研究生院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坚持良好学风 恪守学术规范

:宣讲教育工作是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基础,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来看取得哪些效果?

刘迎秋:总体上说,效果很好。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为研究生专门开设了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写作课,请获得博士学位的资深教授给学生讲解“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写作”,包括论文选题选定、方法的选择、与选题相关的代表性文献的检索与深入比较研究、论文阐释与展开的逻辑和框架结构设计、论文的写作与语言表达以及文献的引用和注释等等。这个课程的开设,有助于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和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

学风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还是不学、是好好学还是马马虎虎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学风问题,首先是个学习之风问题。我们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力作,提倡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把好书读透,提倡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读精、读深、读懂、读明白,提倡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立场和观点的比较,思想和理论的提炼,方法和逻辑的提升,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理论观点,提升自己进行理论研究和观点创新的基础功力。

在校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听课。据了解,近年来很多学校都遇到了一个同类问题,即有些学生因为“忙”或其它(比如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自己不爱听等)原因,选了课却不愿意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对这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讲师的选配工作,努力做到选用最好的老师做好课堂授课;另一方面,我们提倡学生带着“假如我是一名教师”的心态去听课,做到边听老师讲,边思考如果我是老师该怎样讲解、如何表述、做哪些阐释。另外,我们特别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当年我读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是采取这种态度和方法去选每一门课和听每一节课的。不管是我选了哪门课,从来不落课。即便出现个别老师讲得不那么精彩、不那么吸引人、甚至讲解得不够清楚的课,我也要坚持听,并做到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该怎样讲等问题。通过在研究生院提倡这样一种听课方法,学生的到课率上升了、参加课堂讨论的热情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课堂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

还有一项措施,就是调整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查程序和机制,即将学位论文重复率的检查工作从答辩前改为答辩后,核心是提倡研究生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形成低重复率或无重复率的过程,目的是从源头上纠正过去存在的不良学风、不正文风,以此来大幅度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内在质量。这项工作的开展是探索和试验性的,已经收到了较好效果。

近年来,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虽然文科论文仅有15篇,但我院做到了年年榜上有名,有的年份甚至取得两篇优秀论文奖、一篇提名奖的优异成绩。取得这么好成绩,原因固然很多,包括平时的培养教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等等,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做到了长期坚持进行科学道德教育不松懈,常 年坚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不停步。今后,我们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高,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使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通过系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研究生学术和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今后,我们要在科学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纠正学术不端,维护学术尊严,提倡学术诚信,提高学术品位,完善学术人格,培养学术典范,进一步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