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树立科学理想,培养学术道德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13 点击量:

树立科学理想,培养学术道德

——2014级研究生新生所作的开学第一课演讲

201493日)

年轻人往往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没有束缚,敢于质疑,愿意冒险,这使得他们即使在很年轻的时候也有可能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我希望你们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在科学史上作为来自清华园的“英雄人物”被记上一笔。  ——张希

欢迎各位新同学!我想把今天的讲座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希望能帮助你们顺利完成从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转变,在清华园留下自己创造知识的足迹;第二部分则想与你们分享我对遵守学术规范的理解,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严谨笃行的清华人。

青年是在科学上有所创造的黄金年龄

  今年613日,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杰洛米·桑德斯曾经到我们清华来访问。作为化学领域的专家,他也为化学系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并与大家进行交流。交流中我问桑德斯:你认为剑桥大学成功的秘密是什么?他说剑桥大学成功的秘密在于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呢?桑德斯随后以剑桥大学化学系为例,为我作了一些解释。剑桥化学系有200余名博士后,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都是训练有素的。我想你们知道,到了博士后这个阶段,没有毕业和获取学位所必需达到的一些硬性要求,这便使得青年学者在探索科学前沿的道路上几乎没有什么束缚,他们可以大胆地进行创新。据说,剑桥大学化学系的很多高度创新的工作是由博士后完成的。

  我们清华大学成功的秘密又是什么呢?我相信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一般说来,我们讲大学的成功需要靠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管理,分别探究这三方面的成功秘诀,需要提出三个问题,作出三方面的回答。不过我想说,清华大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我自己所知道的化学系的情况来看,有相当比例的创新工作是由研究生做出的,我想其他院系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研究生以及在座各位即将成为研究生的青年学子,你们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所以我们不管如何重视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是不为过的。

  在座的各位研究生同学,你们大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年龄选择进入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意味着同学们不甘心平凡,要追求卓越。这个年龄,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好年华,更是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黄金年龄。我们只要略微回顾一下科学史就会知道,历史上很多大科学家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以当代而论,著名的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曾经凭借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杰出贡献,与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这位“DNA之父在剑桥大学发现双螺旋结构时,才仅仅25岁。我们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还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事例。事实上,年轻人往往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没有束缚,敢于质疑,愿意冒险,这使得他们即使在很年轻的时候也有可能做出里程碑式的工作。我希望你们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在科学史上作为来自清华园的英雄人物被记上一笔。

站着读书,而不是躺着读书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跟本科生学习有什么不同?本科生阶段是通识教育为主,兼顾个性化培养。大家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点不再是知识,而是创造知识的方法,并开始真正地创造知识。学校通常会在研究生阶段的前两个学期安排适当的课程,尽管我们一直在积极改进研究生教学的质量,但我们必须看到,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名研究生的需求。自我学习、主动学习,这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主要特征。这就是说,大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好好珍惜这几年在清华园潜心学习研究的机会。

  我特别鼓励大家都来读一些经典著作。因为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大家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有同大师交流的感觉。我还鼓励大家要读一些重要论文和经典文献,因为这可以还原先贤的创新过程,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读书有不同的方式。在我的研究组,经常每个学期都会选择经典专著,每位研究生读一章,然后在组会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因为只有真正读懂了,才能清楚地讲出自己的体会,所以这样的读书效果也非常好。

  当然,不管读书还是读文献,都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西南联大毕业的老学长、著名化学家唐敖庆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读书有两种态度。一种人是躺在书上读书,作者怎么说,他就怎么听,完全听凭作者牵着鼻子走;另一种人是站在书上读,经常同作者进行争论,作者讲得对就听,讲得不够清楚就想办法替作者讲清楚。前一种人即使读一辈子书,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书呆子,不会有大作为,另一种人不仅吸取了前人的成果,还会看到未被开垦的荒原,从而去开拓,去耕耘。所以要站着读书,而不是躺着读书。我曾经在吉林大学求学、任教,唐先生教过我们高分子标度理论,所用的参考书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然纳(P.G. De Gennes)撰写的专著。记得有次我问他,读德然纳写的这本专著用了多长时间,他说读了一年半。我就问,以唐先生的数理功底,这本书不太厚,怎么要读一年半?唐先生回答说,读书时,碰到数学问题就去学数学方面的相应内容,碰到物理问题就去研究相应的物理内容,从头推演了一遍。通过这种反复研读的过程,就可以清楚德然纳理论哪些地方做了简化和近似,什么条件下适用,而有些地方还不完美,需要改进。我希望大家都能以唐敖庆先生为榜样,学习他的研学精神。

学术交流激发创造灵感

  清华园是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这充分反映在我们全年不断举行的高层次、高水平学术报告中。我特别鼓励大家经常听一些学术报告,在这些报告中学习创新性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特别是一些看起来跟你的专业领域毫不相关的学术报告,有时候通过报告现场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的灵感。

  你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主动跟导师协商,组织专题研讨会;同时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国内甚至国外组织的一些冬令营、暑期学校等学术活动。因为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你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一个领域,了解一个方向,了解它的历史和发展,了解这个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还可以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也鼓励大家主动参与组织一些研讨会,可以是院系、学校范围的,也可以走出校园,跟其他学校、科研院所或者国外的大学联合开展研讨会,为青年学者不同思维的碰撞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而且大家在扩大视野的同时,往往能找到共同感兴趣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交流和合作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是解决难题的捷径。

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阶段

  我常常说,自己培养研究生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导师的思想;第二阶段,实践严格的科研训练;第三阶段,鼓励研究生产生自己的创新思维。

  我曾经有一名研究生不是清华化学系毕业的,记得当年他找到我,说希望跟我读博士。我问他,你为什么选择化学系,希望做我的学生?他说晚上在清华园里散步,走到化学馆时,经常看到这里灯火通明,感觉跟这样的群体在一起应该有前途。当时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想法的学生,便通过系里组织的面试招收了这位学生。一个刚进实验室的新学生,很难要求他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研究想法,因为他对这个领域还不熟悉。所以要对他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他顺利实现导师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到很多合成的方法、表征的方法,同时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进行科研合作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梳理,慢慢地,他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接下来,经过与老师的反复讨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如果能够实现这些想法,发表文章,得到认同,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上了一个台阶,自然而然就满足了毕业的要求。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这位学生建立了超两亲分子的新概念,在这个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开拓性工作,提前一年毕业,他的博士论文也被评为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我还有一个博士毕业生,名字里有一流两字。我开玩笑说,他只能做一流的工作,不能做二流的工作。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建立了基于主体增强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新方法,这的确是一个一流的工作。回到他刚入学的时候,当时他敲开我办公室的门,走进来跟我聊了一会儿,我问了他很多化学方面的问题。聊天中我了解到他毕业于西安交大环境工程系,学习基础很好,但化学基础一般。我又让他念念英文,他念了很长一段,因为湖南口音很重,其实听不太懂。但他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就是他会很珍惜在清华学习的机会。我觉得一个人越珍惜一件事,就会越勤奋,他的潜力就会更多地得到发挥。同样的,第一阶段他主要还是按照我的思路做一些工作,但是到了第二阶段,因为他自己的珍惜和努力,上升速度非常快。一开始有一个启发的过程,然后逐渐加速,很快他就建立了超分子聚合的新方法。他把自己所有的弱点都转化为优势——他对化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这是他的弱点,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他敢于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他不仅自己工作做得好,还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师弟师妹,比如我马上要讲到的另一位博士生。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超分子聚合是自发组装的过程,但很难实现可控。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天一位清华化学系本科毕业的新同学找到了我,说他有一个想法,可以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我就和他讨论,鼓励他按自己的想法做,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建立了自分类识别可控超分子聚合的新方法,论文发表后成为一个经典之作。这位学生很特别,他在上中学时就很喜欢化学,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志趣所在。保送进入清华后,他对化学的热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本科阶段就进入实验室同学长一起学习工作,这使得他在本科阶段就受到了很好的科研训练。所以进入研究生阶段,他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把对学科的热爱变成了创造的激情,我相信他会前途无量。如果说你是这样的学生,我们当然特别高兴,特别欢迎,希望你们在大学里能够尽早地实现自己的科研想法。

  通过上面这些身边同学的事例,大家可以看到导师主要关心的是什么。我们最关心的是论文的创新性,比如提出了什么新概念和新理论,建立了什么新方法,制备出什么新材料等等。我们还关心你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能不能围绕某个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实验报告。我们更关心如何帮助你们在清华园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培养你们全面具备成功者的素质。

创新方法从何而来?

  创新方法到底从何而来?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结起来也有一些共同点,下面我会举例说明,供大家思考。比如移花接木。美籍波兰裔化学家克日什托夫马蒂亚谢夫斯基曾经建立了一种可控聚合的新方法,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他和他的学生是把有机化学中的一个原子转移自由基的反应运用到高分子化学中。在国际化学界中,他们第一个想到移花接木,创造了这个新的方法,用于制备各类聚合物材料,因此获得2011年度的沃尔夫奖,这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大奖。马蒂亚谢夫斯基对中国同行非常友好,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马。我们看到,移花接木是创新想法的来源之一。

  创新想法的另一个来源是旧研究中的再发现Rediscovery from the old)。例如在我熟悉的有序分子膜领域,有一种界面逐层自组装(LbL)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替沉积简易地实现多功能的表面修饰和制备薄膜组装方法。德国的杰罗蒂瑟博士在1992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LbL方法的论文,由于是很具创新性的工作,虽然这篇论文发表在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术刊物上,但还是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年我自己也迅速跟进,相继发表了很多篇相关论文。不过,跟踪研究毕竟是跟踪性研究,不管是在高水平跟踪还是低水平的跟踪研究,所有的认同和荣誉当然都还是集中在第一个发现这个方法的人身上。那么,杰罗蒂瑟产生这个想法的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呢?实际上美国的拉尔夫艾勒在1966年的《胶体与界面科学》期刊上早已发表过LbL组装方法,他尝试了胶体粒子、聚电解质、蛋白等多种构筑基元,表明这样方法具有很宽的适用范围,这篇论文内容十分丰富,长达25页。但在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这篇文献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旧研究中的再发现也可以成为创新想法的源泉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中国人常常讲到工具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来到认知物质世界的新层次,很多创新想法是因由新仪器产生的。譬如,现代纳米科技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表征方法的发明。科学家们早已证实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但在1981年两位瑞士科学家格尔德宾宁和海因里希罗雷尔基于此原理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才使得我们可以原位高分辨地观测物质表面结构和研究其性质。后来又有了基于相互作用力的原子力显微镜等等。这两位科学家因为在此领域的贡献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科学史上,因为发明新的仪器表征方法而荣获诺贝学奖的科学家不胜枚举。即使不是从头发明一个仪器,在根据需要对商品仪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常常也会对物质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导致新的发现或发明。在清华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著名院校里,我们有研制和改进仪器的优势条件,我特别鼓励大家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创新的想法还往往来自于打破陈规,跨越学科的边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美籍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教授,他长期从事有机电致发光(OLED)的研究。无机半导体电致发光已经从基础和应用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为什么有机材料不能向无机半导体那样电致发光?邓青云最早思考这个问题,他便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跨越出来,开拓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领域。他在OLED方面的第一篇文章于1987年发表时,是刊登于所谓影响因子并不高的专业期刊《应用物理学快报》上的,但是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依然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同,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至今已高达11000多次。邓青云和我前面提到的 老马一起获得了2011年的沃尔夫奖。他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论文发表在哪个期刊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学成果本身的质量和价值。

创新的想法从何而来?还有很多很多的办法,你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我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自己工作学习的这个小的领域中,就如一幅漫画所阐释的那样,有好多各色的盒子,不同的卡通人物都框进了不同的盒子里面,结果是都束缚了自己。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创新往往取决于你是否可以跳出自己的盒子来思维。因此,在清华学习的几年中,我鼓励大家多吸取不同学科的智慧,争取做到“心中有科学,眼中无学科”。

做到“第一”和“最好”

近年来,我国发表论文的数量持续上升,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科技的进步。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很多领域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缺乏引领一个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过去因为信息闭塞,我们跟得慢,国际上第一篇论文发表多年后,国内才有相关的论文发表。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获得信息快,国外论文一发表,很快就可以看到国内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跟踪速度比过去快了许多。就基础研究而言,不管你的论文发表在哪本期刊上,最终的评价标准都是看你是不是做到了“第一”和“最好”。但是第一个做的人往往是思想的原创者,如果坚持,容易做到最好,所以归根到底,第一最重要。

从专利来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在每年获批专利的数量也居世界前列。但其中真正有用的专利不够多,很多是为了专利而专利。把专利当成成果,可以成功转化为产品,并通过创新带来创业的专利比例更低。

这说明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科技大国,但还远没有成为科技强国。中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要靠年轻一代,包括在座清华大学研究生们的努力,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的使命感。

致力于解决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那么,仅仅做到“第一”够不够呢?虽然你在某个方面可能做到了“第一”,但是如果你研究的这个问题不重要,你自己在前面跑,后面没有跟人着跑,你还是起不到领跑的作用。所以大家要解决重要的问题,要在自己的领域找到重要的问题,并且敢于解决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会推动一个领域方向的进步,对科学有贡献,对人类有贡献。反之,解决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发表两篇文章或许可以顺利毕业,但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也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我在 2004 年访问哈佛大学时,著名的乔治·怀特塞兹教授曾经特别语重心长地跟我讲,中国应该为解决重要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在生态环境、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找到重要的问题,并且致力于解决这样的重要问题。我把这些话转赠给即将在清华园开始新生活的研究生们,希望你们在这种“被关注”的状况下担起责任。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旦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很坚持,很勤奋,成功有时候只是时间的问题。科学史上通过勤奋和坚持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看过讲述居里夫人科研经历的书籍、传记或电影。 她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才终于从四吨沥青铀矿矿渣中分离出 0.1g 氯化镭。当年从我们清华学堂走出的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侯氏制碱法,也经历了类似的艰辛历程。我业余收集与化学相关的邮票,1990 年国家专门发行了邮票纪念侯德榜诞辰 100 周年,只可惜邮票中关于侯氏制碱法的化工流程,把原料 CO2 错误地写成了 CH2,因此这是一张错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英国化学家阿切尔·马丁和理查德·辛格发明分配色谱的故事。有次休息喝咖啡,马丁和辛格聊起了他们的工作,边聊边在餐巾纸上写写画画,一不小心,咖啡洒出托盘,浸湿了餐巾纸后,把墨迹分成了条带。马丁从这个现象中得到启示,恍然大悟,三周后就建立了 “分配色谱法”。马丁和辛格因此获得了 195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马丁是一个很有品位的科学家,他一生只发表了 70 多篇论文,而第 9 篇论文就带给他诺贝尔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相聚是缘,同行是乐,共事是福

大家到清华来做研究生,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是主要的特点,不仅要向导师学习,同时你们也要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结识来自国内外的朋友,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欣赏,共同进步。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或关键的技术问题,单靠我们自己的努力难以解决,而合作往往会简化难题,最终解决难题。因此你们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相互需要,专长互补。合作的保障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美国人亨利·福特曾说:“To come together is a start;To stay together is an advancement;To work together is a success.”香港中文大学吴奇院士很好地把它意译成:“相聚是缘,同行是乐,共事是福。”我很赞同,与大家共勉。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署名需有实质性贡献

  2014613日剑桥大学副校长杰洛米·桑德斯来清华化学系访问交流,送给我一个很有特点的茶杯,这是为纪念剑桥大学成立800年而制作的礼物。白色茶杯上印有DNA双股螺旋链,旁边站着剑桥人心目中的三位英雄。其中两位是我们熟悉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即共同发现这一结构的詹姆斯·杜威·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另外一位正在观察着显微镜的女士,则是为这一发现提供关键线索的幕后英雄罗莎琳·富兰克林。为什么这个茶杯要印上他们三位人物?

  DNA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里程碑。我想不论大家来自理科、工科还是文科专业,都应该对这一发现的重要性有所了解,知道它是认识人类自身的重大科学发现。如果你读过这篇经典原始论文,会知道它只有两张图,一张是DNA双股螺旋结构的示意图,另一张是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就是罗莎琳·富兰克林做出来的结果。这篇论文一开始就指出了著名科学家鲍林等人文章的问题和错误,进而根据X射线衍射的数据提出了 DNA双股螺旋结构。但是这篇论文只有两个作者,就是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在论文末尾感谢了罗莎琳·富兰克林的帮助,但是以她的贡献,应该足以成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克里克和沃森后来都承认富兰克林的工作对这个发现的关键性作用,反思当时对她的态度不友好、不公平。这也是伟大科学家难得的反省和反思。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有实质性的贡献应该署名。那么,怎样的人可以在论文中署名并成为合作者呢?应该是提出研究想法、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等关键工作的贡献者。论文发表前,每一位作者都应该仔细校对并最终同意发表,每位作者在论文中要承担同样的责任,而不是说第一作者的责任最大,之后依次减小。一起发表论文的人对这篇文章应该承担同样的责任。

  当然,一方面我们说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有实质性的贡献要署名;反过来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就不应该署名。你们将来进入实验室后,有的同学可能需要发表论文申请出国,或是为了学位,或是为了完成项目,你们可能想着相互 帮助,就在论文里带上名字,这是一种学术失范行为。只有作出实质性贡献时,才可以成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双方都应该明白,这一署名将跟随一生,不仅赢得荣誉,也可能承担负面后果。

科学因交流而进步 交流中应尊重他人思想

  在科学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拉瓦锡之于化学,有如牛顿之于物理学,可见安托万洛朗·拉瓦锡的地位。他曾提出燃烧的氧学说,证实了质量守恒等等。但是我们能说氧气是拉瓦锡发现的吗?在科学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对话,就是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访问巴黎时,拜访了很多科学界的名流,其中包括拉瓦锡。拜访期间,普利斯特里说在加热一种氧化物时,发现它能释放出一种气体,蜡烛在这个气体中燃烧,要比在常规空气中燃烧好得多,但是他没有为它命名。也就是说,当时普利斯特里已经发现了氧气。遗憾的是,拉瓦锡在其后关于氧气的研究成果中,没有对普利斯特里在宴会期间提供的重要信息给予任何感谢。

  而实际上,追溯到更早,氧气是由一名瑞典人卡尔·威廉·舍勒最早发现的,他把它命名为火空气Fireair)。他曾于17741015日写信把这项发现详细地告知了拉瓦锡,后来这封信在拉瓦锡的档案中被发现。拉瓦锡在其后关于氧气的研究成果中,也没有提及舍勒的重要文献。尽管我们说瑕不掩瑜,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位伟大科学家令人遗憾的瑕疵。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因交流而进步,但自由交流的前提是要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成果。你们在清华园开始研究之后,会更有亲身的感受。如果你的研究想法是与他人交流讨论得来的,要视具体贡献的大小,决定是否将来作为论文的共同作者,或在文中明确说明他人的贡献。通过交流而获知他人的研究思想和方案后,自己迅速开始相关研究,并抢先发表相关论文,是学术失范行为。

实验的可重复性是学术界的黄金定律

  英国著名科学家波义耳特别崇尚实验,他曾说空谈毫无用途,一切来自实验,而且他还最早倡导和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原则。重复的目的就是要使实验得到的事实更加可信,让大家相信研究结果是真实和精确的。

  实验中常会遇到一些偶然现象,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判定是否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或实验假象。1989年,来自英国和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报道了低温氘核聚变,即弗莱西曼庞斯实验。大家都知道核聚变的重要性,而且它只有在极高温度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他们报道以金属钯为电极,通过电解重水就可以实现核聚变时,瞬时就轰动了学术界。国际上许多实验室马上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实验装置重复该实验,有些居然说也可以重复,但更多报道则是无法重复,最后作者本人也无法重复。至今,因为没能经得起重复验证,低温氘核聚变仍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我们要区分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在低温氘核聚变的故事中,没有人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没有人受到处罚。但是他们确有不够严谨之处,没有遵守学术普遍接受的可重复性这一黄金定律,这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

  我们可以计划实验,但不一定能够预言实验的结果。如果实验的结果与预想完全不同,一定要敏锐地抓住它,反复实验和验证,研究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本质,也许可能带来变革性的进展。如果用预言的结果去矫正实验,则可能使你与一次重大发现失之交臂,而且是严重的学术失范。

  关于学术规范的定义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证实某种假说,发展或建立新的理论,创造新的知识。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要遵守学术规范,必须受到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关于学术规范,教育部在2010年曾出版发行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对造假、抄袭、剽窃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有明确的定义。希望我们清华的研究生新同学都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一定记住,论文的审查是没有时限的。不管你毕业多久,一旦发现和确认确实存在严重学术失范行为,都可能面临取消学位的可能性。

时刻不忘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爱因斯坦曾说,追求真理的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大家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要顾及创造的后果,这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譬如,合成新分子时,要顾及分子是否有毒和有害;工业化生产时,要顾及是否环境友好;销售产品时,要顾及是否可以再循环利用;从事生物实验时,要考虑是否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要求;从事工程设计时,更要担负起安全的重大责任等等。很抱歉,由于我自己专业和学识的限制,只能挂一漏万了。迈进清华园的同学们,请时刻牢记你们的社会责任,这是我每年都重复又重复的话题。

  成功是一个复杂的公式,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希望你们到毕业的时候,不仅在清华园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同时也留下了你们创造的足迹。我相信大家都前途无量,但正如大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所说,预言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它。


转自:清华大学新闻网